分卷阅读267(1 / 2)

青竹 寓风 5148 字 17天前

我我。”

沈青越马上想起了前两天在县城和那几个官差吃饭时听到的案子和段子——

两家书院为了抢学生,大打出手,被县令责骂有辱斯文,把带头打架的都扔进牢房清醒了几天。

沈青越默默憋笑,一本正经:“确实如此,我们随时欢迎其他书院来交流,借阅、誊抄,都没问题。”

姜竹:“嗯。”

文吏听他们这么说,好感又提升了一些。

心道县里那几个老学究还不如人家年轻人有觉悟。

他们若真有本事,多教出几个举人、进士也算啊!

自己教不出来,上次应举一个举人没考中,让他们宝峰县在整个镇南郡都闹得好大的没脸面。

大人让他们一起探讨如何教学授课,一个个还摆架子,让他们互相借阅书,一个个也不愿意。

这个是珍藏,那个是祖传,藏那么宝贝也不见得会给自家学生看。

沽名钓誉。

要他说,教成那样好意思收人家那么高束脩吗?

还不如这村里的小书院呢。

从衢国逃难背过来的书,不也放在书院供学生们看了吗?

他哪知道这藏书室,基本等同赵先生的书房,学生里除了江修文、家旺、姜松几个,根本就没人来,来了也是看《长腿鸟》,常翻那本书皮都快翻掉了,昨天沈青越嫌破,给拿走了。

不明真相的文吏最后到另外一间讲堂外听课,那边课还没结束,他们也没进去,只外面听了一会儿赵先生讲课。

他愈加觉得这书院不错,人家这先生讲课也不比县里那两家大书院差啊!

要不是路太远,他都想把他儿子送来念了。

起码清净。

中午里正设席邀请,他也没拒绝。

姜树油嘴滑舌,喜欢溜须拍马,没想到他们村子倒是挺朴实的。

饭前他又在村中转了转,还下田去看了看收成,对姜家村印象十分不错。

一顿饭的工夫,也算熟悉起来,他颇有些推心置腹地建议他们还是要多请几个好点儿的先生,别只教蒙学。

这么好的房子都盖起来了,就教村里的小娃娃识字,还不收束脩,这不是纯亏吗?

他已经知道了姜竹家有座山,但有座山也盖不起他们规划的那种书院啊。

沈青越:“我们也想来着,刚刚新聘任了一名先生,等书院办好,就能让先生落籍了。”

文吏:“也是从难民里找的?”

沈青越:“对。”

文吏:“倒是个好办法。”

先前他们也给县城的几家书院推荐过人,只是衢国的功名在大虞是不认的,得重考一遍,不能拿来公开说书院新聘了几位举人,几位秀才。

等他们考完,起码得三年。

不缺先生的书院就不太愿意用衢国人,除非对方愿意以书院学生的名义再在大虞考一次。

而很多衢国读书人其实也不太愿意在大虞重新科考。

忠君报国,他们国难之下逃到大虞是求生。

但若是在大虞重考功名,那报效哪家皇帝?

如果将来大虞要打衢国,他们又该如何自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