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过来自然不是在和这些人闲聊,而是路途中看书费眼,故而来与选拔出来的贤才们了解下。
细细听来可以知道,他们聊天的话题上至国家大事小到街边巷尾的小事,不一而同,但皆言而有物。借此可以判断这人是否腹有才华,能堪大任。
刘政会知道其实在场的,包括后面的许多人都是有本事的。
因为给这些人出的卷子就是他出的。
毕竟他老父亲就是东海郡的郡守,身为大唐臣子,自然得最大限度为陛下选择最好的人才。
刘政会穿过来没有很久,也就一个多月,这具身子在外出游历时落水,脚抽筋溺水死了。而刘政会直接在床上躺了半个月昏迷着,半个月前才醒来。
知道自己的陛下和其他臣子皆来到这个世界时,刘政会本想立刻去咸阳的。
但看到来自咸阳的察举令时他停下了步伐,因为他得为他的陛下搜寻更多人才。
若论秦末汉初的人才哪里的最出名?
当属东海郡淮阴县的韩信,泗水郡沛县的萧何,还有不知在哪的张良。
张良对秦朝有深深的恶意,刘政会是没法子去招揽他了,但是他自己本郡的韩信和隔壁郡的萧何是可以的。
于是他留在了东海,没急着去咸阳找他陛下与挚友。
秦末找韩信并不是个好找得活计,因为韩信正在仗剑奔走于想要投奔一个自己合适的主子,萧何也不是那么好找的,这是一个在秦始皇在时都不想入咸阳的能人。
故而韩信得找,萧何得让泗水郡的郡守壮注意到他,再让人晓之以情,动之以理去说动对方参加察举去咸阳。
但倔的人就是倔,接收到探子来报情况不乐观的刘政会在找到韩信后,急忙赶往沛县之才知道,不是情况不客观,而是……
萧何处已经被人捷足先登了。
刘政会对自己身边的萧瑀问道:“你若见了陛下可有话对陛下说?”
是的,刘政会去到沛县才知道对方早已有一个名为‘萧瑀’的堂亲兄弟。
史书上没记载萧何身边有一个名为萧瑀的堂兄弟,也没记载他没有。
等刘政会接触了对方才知道,什么堂表亲,这是他一同传过来的真同僚!
人生四大喜事: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挂名时。
他乡遇故知自然是值得人喜悦的。
但是刘政会和萧瑀的相见只喜了一瞬。
就……
‘哦,怎么第一个遇见的竟是这厮。’
这是当时他们两个人的想法。
刘政会和萧瑀的上辈子就不是关系好的。
萧瑀心地偏狭,不能容人,而刘政会与杜如晦和房玄龄关系好,他两个友人备受李世民宠爱,权任稍分,对方就心不平,盯着杜如晦和房玄龄一有过错就劾之。
而且这人还气性很足,朝堂上与人意见不合抄起板子就论,就连陛下都制止不住,使得满朝文武乱作一团。
刘政会活到贞观九年,萧瑀在贞观八年就四次罢相,可见其性格之急躁,与同僚关系多紧张不合,多不善处理人际关系。
刘政会猜测,在他死后的萧瑀一定也不消停。
浑然不知萧瑀真的一生六起六落,甚至削去爵位被贬出京事迹的刘政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