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0 章 喜提荣誉纪念勋章一枚(1 / 2)

七零赤脚女医 饭在锅里 19307 字 2023-12-20

顾卫东办事效率还是挺高的,当天拿到药,连夜他就帮叶青把东西给送出去了。

也就是那批战略物资和物证被尽数从长白山带离的隔天,整个夏国十几家媒体,新闻头条都集体刊登了同一篇报道——

《东宁要塞再现,揭示关东军入侵累累罪行》

这篇报道一出,引起了全国轰动,尤其是新闻中配图的一张醒目的黑白照,一间黑黢黢的底下实验室里面,赫然堆积着数十具白骨,其中甚至有很大部分是孩童的遗骸。

哪怕还没看新闻的内容,光是看着那张照片,都让人愤怒异常。

三两天的时间,这篇报道就在全国各地开花。

只要是报纸能传递到的地区,不论是县城还是乡镇,不论是平原还是山区,老百姓们都在争相传阅这篇报道。

很快,关于这处要塞内被挖掘出来,大量东洋远征军入侵夏国并犯下惨无人道灭绝人性的罪行铁证的事儿,就已经达到了几乎家喻户晓的地步。

一时间国内民众都陷入了沉痛哀悼之中,为那处要塞里面终于得以重见天日的那些在战争中不幸罹难的可怜民众,也为了那八年中为祖国解放付出了生命的无数革命先烈。

城镇里面甚至有很多学生和工人们开始自发组织游学活动,前往各大烈士陵园和烈士纪念馆去进行悼念;

同时各个学堂还有工会,也一改原先整日里搞内斗拉着自己人开批评大会的风气,开始同仇敌忾一致对外,每天进行反法西斯反帝国主义的游行和宣讲。

这篇新闻报道,让爱国敬党的夏国人重新找回了初心,民众们的凝聚力前所未有的团结,倒是让很多城镇的风气在不知不觉中发生了巨大转变。

这篇新闻报道,靠山屯这边当然也看到了,直到这个时候,靠山屯的村民们才知道,当日那些重汽运输车运走的那些箱子里,装的竟然是从关东军要塞里翻出来的战备物资还有罹难者的骸骨。

得知这个消息的村民们都惊呆了,尤其是当初那些参与过民兵抗战的男男女女,如今幸存的岁数都已经超过四五十,基本上已经是做爷爷奶奶的人了。

“怪不得当初那些鬼子一次又一次进到咱们这几个近山的屯子里来扫荡,搞得村里人只能东躲西藏,被逼得只能住进防空洞里面,跟着那些鬼子不停玩游击战地道战!”

晚上村里人围坐在晒谷场上,听着老支书在讲台上念着这篇报道,越听村里人就越是琢磨出不对来。

平日里话并不算多的顾振兴,狠狠抽了一口手头的旱烟,

“当年我们就觉得纳闷,就咱们这犄角旮旯沟,家家户户穷得叮当响,那群鬼子怎么来一次还不算,愣是杀了多次回马枪,到底是看上咱们这儿啥了,值得他们这么大张旗鼓地来烧杀抢掠,甚至恨不得把咱们这地儿掘地三尺,把咱们所有人都给找出来屠了。”

“搞半天人家不是看上咱们这些屯子了,是看上咱们后头的长白山了,他们想要偷偷在后头建堡

垒建根据地,怕被咱们察觉,所以就要将这附近的村落都洗劫一空,把所有人都杀了,这样这个秘密就不会被泄露出去了!”

顾振兴这话,让村里不少人的拳头都不自觉硬了。

虽然这段往事已经过去了一三十年,但对那些经历过的老人来说,当年的惨烈仍然历历在目,有时候晚上睡着了做噩梦,都能梦到鬼子又进村了,会吓得立马从梦中惊醒,下意识地就要去取墙上挂着的猎qiang。

眼下虽然国内已经是国泰民安歌舞升平,但只要看到那篇报道,看到报纸上那张黑白照片,仍然有不少人心有余悸。

这一份伤痛,深深烙印在每一个夏国人的灵魂和骨髓深处,每每回想起来都会锥心刺骨般阵痛。

因为山后头的根据地是顾卫东率先发现的,所以老支书在给全屯子的村民们念完报道后,忽然话锋一转,喊顾卫东上台去给屯子里的老乡们讲两句。

顾卫东坐在底下,正准备跟叶青商量一下接下来给他进行药浴针灸的事儿,完全没想到老支书居然会cue他,顿时有些懵,稀里糊涂地站起来,然后又稀里糊涂地走上了讲台。

满屯子的男女老少,都抬起头来看着他,不少年轻人更是鼓掌吆喝,吹着口哨起哄。

入伍七年,在部队就混到了营长的位置,可以说顾卫东算是屯子里年轻一辈里头最有出息的那一个了,屯子里很多社员家里面教育孩子要上进的时候,都会拿顾卫东来当正面例子。

也是以,这一次顾卫东回屯子里,又在后山发现这么重大的秘密后,屯子里不少他的同龄人还有年纪更小的孩子们,对他格外崇拜和狂热,都想听顾卫东说出点跟屯子里的老人们平日里絮絮叨叨的那些老话不一样的东西来。

顾卫东只觉得亚历山大,站在台上,面对着这么多双期待的眼睛,他一时间卡了壳,愣是不知道要说点啥。

他下意识地就在台下人群里搜寻着那个特别的身影。

就见到叶青正双臂环胸,笑眯眯地看着他时。

不知道为什么,一看到叶青的这个笑,顾卫东顿时想起了他回靠山屯第一天,叶青在鸭子河滩涂上,用钓上来的鱼诱惑村里那些孩子们背诵数学口诀的画面。

在这个瞬间,顾卫东就好像是被启动了什么开关一般,他知道他应该怎么说了。

“老话说,往事不可追,来日犹可待。”

“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呢?意思就是过去的事儿我们已经追不回来了,但将来的世界却是值得我们期待的。”

“过去我们会被打得节节败退,归根结底是因为我们国力太弱,如果我们的科技得到快速发展,军事实力过硬,那些法西斯哪个敢不长眼的来欺负咱们?”

“领袖同志说枪杆子里面才能出政权,这个世界,弱国是没有外交的,只有强者才能掌握话语权。”

“如果我们不想历史悲剧重演,不仅仅是需要我们铭记这段至暗时刻,还要我们不断在奋斗中砥砺前行。”

马上就有老人唉声叹气:“这种话说得好听,可是要想国家变强谈何容易啊,咱们都是从那个时候走过来的,看看现在,都建国一十来年了,咱们还是吃不饱穿不暖,还在摸着石头过河呢……”

顾卫东笑道:

“强国之路当然不容易,但只要少年强,国家昌盛就指日可待,所以咱们还得把振兴中华的希望,寄托在年轻一辈,尤其是孩子们的身上。”

说着,顾卫东就指着那边那群懵懂稚嫩的七八岁孩童,

“比起将时间浪费在那些痛苦的回忆里,不如把目光聚焦在这些孩子们身上,只有把他们培养成才了,咱们国家的崛起才是指日可待!”

村里人下意识地就顺着顾卫东的视线,朝着那些孩子们看去。

孩子们没见过鬼子,哪里晓得一三十年前这靠山屯曾经历过的那场噩梦有多可怕?

所以老支书在念新闻稿的时候,他们就在晒谷场追鸡撵狗玩得不亦乐乎,根本不懂满谷场的严肃悲痛气氛,以及老人们的痛心疾首究竟意味着什么。

这会儿被顾卫东一指,孩子们抬起头不明所以地看了过来,大人们则是看得暗暗摇头,觉得要指望这么一群孩子来实现强国梦,能靠谱么?

像是为了回应这群大人们的质疑,顾卫东忽然在台上点起了名字:

“赵铁蛋儿!”

“到!”

“伍大牛!”

“到!”

“……”

一连叫了五六个小娃娃的名字,把当日在滩涂上盯着叶青钓鱼的那几个小家伙都给揪出来后,顾卫东就笑着扬声道:

“你们几个把上次叶知青教你们的那几个口诀背一下!”

几个小孩顿时愣住了,面面相觑了一会儿后,其中一个孩子鬼精鬼灵地问道:

“那我们要是背出来了你给我们麦芽糖吃吗?知青姐姐每次抽查,都是会奖励给我们麦芽糖吃的!”

顾卫东顿时噎住。

本来在底下好整以暇看戏的叶青,在看到顾卫东忽然提到了她,还把这几个熊孩子给叫上台集合后,就知道他是要干啥了。

这会儿见几个孩子一开口就噎死人不偿命,她在底下顿时乐得前仰后合。

不过为了给顾卫东解围,叶青还是好心地从挎包里翻出了几颗糖递给一旁的顾卫北,示意他上台去送给他哥。

有了糖果,那些孩子们顿时就来了劲儿,一个个争先恐后地举起手来表现,谁也不甘示弱,生怕被同伴给比下去,迫不及待地就开口背道:

“一九一九好朋友,一八一八手拉手……”

孩子们稚嫩的声音慢慢响起,在场的这些村民们都听得分明。

背诵完了,顾卫东又分别抽查了几个孩子的认字情况,都是之前叶青教过的内容,无一例外,这些孩子虽然暂时还不能解释那些字的具体含义,但是叶青教过的汉字,他们全部都能念出来了。

给孩子们分完麦芽糖,顾卫东就冲着

这些孩子摆了摆手:“玩去吧。”

几个孩子顿时做鸟兽散。

只顾卫东抬起头来,看向屯子里的这些邻里乡亲们:

“我知道这些年,我们家费劲巴拉地送孩子上高中的事儿,让村里不少人都不能理解甚至是嘲笑过;”

“也知道外头闹腾得厉害,很多学校都罢课了,学生们也不肯踏踏实实再坐在课堂里上课,还把老师们叫臭老九。”

“所以屯子里很多邻居连小学都不给孩子报名了,就让他们在屯子里头疯玩。”

“可是乡亲们,有罪的是有些人的思想左了,怎么会是知识呢?”

“你们想过没有,如果大家都不学知识,咱们拿什么来制造枪械子弹,用什么来设计飞机大炮?”

“敌人可是一直在进步,他们在不停地投入金钱投入人脉来发展科技,不断改善和研发新的军事战备武器,咱们如果不学习知识,不让孩子们学习知识,就必然会被人家远远甩在后头。”

“到时候万一帝国主义卷土重来,咱们该怎么办,难道要束手就擒吗?”

“八年的抗战教训,难道还不够让咱们警醒吗?落后就要挨打,这是铁律!”

这番话振聋发聩,把在场的众多村民都说懵了。

“看看咱们的孩子,那些口诀,那些汉字,都是叶青同志早在十多天之前随手教给他们的,这么长时间过去了,孩子们都还记得,说明了什么?”

“说明孩子们聪明机灵,都是学习知识潜力十足的好苗子,耽误了这些孩子们上学,影响的可就是他们一辈子!”

“我知道我如果说多了大道理,可能大家伙儿会不以为然,所以我也就不说远了,只举一个例子,看一看上咱们屯子里的叶青叶知青,她的情况大家都有目共睹吧?”

“一个十六岁的小姑娘,背井离乡到咱们这鸟不拉屎的地儿来插队,她要是没有那一身的学识和本事,咱们屯子里的卫生站能建得起来?”

“她上咱们这儿还不到一个月呢,已经接连好几拨人上咱们这儿挖墙脚了,不知道多少人给出了诱人的津贴待遇,这事儿伍大队长应该最清楚。”

“怎么外面那些单位来挖墙脚,不见挖别人,就只盯上了叶知青呢?还不是因为人家有知识有能力!”

“就想问问,谁不想要一个像叶青这样给自家长脸的孩子?我估摸着,咱们屯子十家有八家有这个想法,剩下那两家,是想把人家给骗进家里去当儿媳妇儿的吧?”

这话问得大家都忍不住哄堂大笑。

“所以乡亲们,不要畏惧知识,咱们也不能给孩子灌输读书无用的思想,国家这个现状不会持续太久的,因为科学才是国家的第一生产力,要发展壮大,知识永远是站在首位的。”

顾卫东说完这番话后,敬了个礼就准备下讲台。

底下有村民马上就喊:

“东子,你说的话肯定是没错的,咱也不指着他们真成为科学家,哪怕是打打基础,像你家顾

卫南那样跟着叶知青学一门吃饭的手艺也是可以的。”

“但现在外面那些学校根本不认真教孩子知识,天天闹游街披斗,咱们孩子送出去没得跟那些人学坏了,这种情况你让大家伙儿能怎么办嘛?”

这话立马就受到了不少人的认同,大家争先恐后表达各自的观点。

可能是因为最近这段时间叶青带了俩徒弟,并且对收徒提出了明确的学历要求的缘故,所以屯子里的人对于送孩子去上学这一点并不再像以前那么固执排斥。

但外头大环境比较糟糕,屯子里的村民哪怕知道叶青这边收徒设置了学历门槛,也确实是找不到妥善的解决办法,只能在心里头干着急。

顾卫东忍不住将视线看向了那边的伍永兵和老支书:

“真要是有心想解决这个问题,其实也不难,咱们屯子里别的可能缺,唯独教孩子们基础知识的人不缺。”

“大几十号知青在咱们屯子里住着呢,这些人大部分不是干活的料,但他们脑子里的知识可比种地值钱!咱们不趁着这个时间好好把这些人的价值给挖掘出来,还在等什么呢?”

这话顿时提醒了这些村民,所有人都齐刷刷地朝着伍永兵和老支书看了过去,就连底下的那些知青们,都集体抬起了头。

让知青们当老师教村里人知识,他们肯定百分百乐意啊,福利待遇那一块儿他们就不提了,只要能给他们减免一部分上工时间就成!

实在是抢收粮食什么的,真的太特么难熬了,简直是在把人当牲口用啊!

老支书也没想到,顾卫东会这么皮,他不过是让这个小子上讲台来随便说两句,结果这小子就给他挖了个坑。

现在村里人都在等着他给答复,老支书顿觉一个头两个大,毕竟办学校这事儿也不是他上下嘴皮子一碰就能解决的,这里面牵涉的人跟事大了去了。

许是看出了老支书的为难,叶青在底下忽然提议道:

“其实也不用特意办什么学校嘛,咱们屯子里没那个条件,就怎么简单怎么来呗。”

“正好我这边才跟县医院还有隔壁农场谈好了合作协议,准备等卫生站挂牌后,让县医院为咱们提供医疗资源,隔壁部队农场给我们提供临床教学场地。”

“作为交换,他们会送一批苗子上卫生站来给我当学徒定向委培。”

“所以卫生站这边,到时候可能需要专门建一个单独的教室,便于我这边对学员们进行培训教学。”

“这个教室建起来之后,也不单单只我这边能用嘛,我觉得孩子们甚至是村民们,以后只要有需要,就都能用啊。”

“村里面可以专门组建一个扫盲班,选几个基础知识扎实的知青来负责,按照小组来进行划分,固定时间到教室里面来上课就好了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