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598(1 / 2)

长安好 非10 7588 字 3个月前

,把守在大门外的禁军这次顺利认出了来人,连忙行礼。

不必经通传,常岁宁带着人负手走了进去。

听得常岁宁来此,潘公公便觉腹肉隐隐作痛,同杯弓蛇影很有些异曲同工之妙。

好在今日这尊大佛不是来抢东西的,反倒是来送东西的。

常岁宁带来了那株并蒂莲,历来各地发现祥瑞,总是要上报于朝廷与天子的,常岁宁也很自觉,横竖她也用完了,留着亦是无用。

至于送回京师时会不会已经枯萎了,那便不是她该操心的事了,且祥瑞这种东西,枯萎了也还是祥瑞,不影响其法力的。

见罢潘公公,常岁宁去了众人抄书之处,但未曾打搅,只悄悄看了看,见得秩序井然,不多时,便放心地带人离开了。

……

各路消息传出江都,是需要时间的。在数千里外的北境,最为人所热议的,且是常岁宁被封作江都刺史之事。而隐隐为有心之人耳闻的最新消息,尚是江都富商捐银之举。

这一日,西山日落之际,有自江都而来的书信,送到了玄策军大营中。

营中负责收发信函的士兵,见其中有给崔大都督的信,因此不敢怠慢,在去往崔璟营中的路上,恰遇到了刚结束了巡逻的常岁安。

见常岁安与人交接罢巡逻事宜,那士兵才上前去,笑着取出一封信:“常郎君,这里有您的信!刚送到营中来的!”

他言辞间待常岁安十分客气,或者说,整座军营里的人待常岁安都很客气。

有人的地方便少不了人情世故,玄策军军纪森严,虽不至于因此给常岁安什么值得一提的特权,但私下态度如何,便不属于军纪管辖之内了。

玄策军中固然也不乏权贵或武将世家出身的子弟,但在众人眼中,常家郎君却是最特别的那一个——

毕竟其父常阔出身玄策军,曾自先太子殿下手中接任过玄策军上将军之职,虽说后来被夺了职,但常阔这个名字在玄策军中仍是有威望在的。

因常阔如今被封为忠勇侯,营中私下便有人笑称常岁安一句“忠勇侯世子”。

但相较而言,这重父与子的关系尚且只是次要的,真正让常岁安在众人心目中的地位一骑绝尘的,还当数【大都督求而不得的大舅哥】此一重令人望尘莫及的身份压制。

对此,常岁安的心却异常之虚,要知道,当初芙蓉花宴大都督求娶宁宁……那只是做戏而已!

可大家偏偏都当真了,大都督那些心腹武将私下常因此对他献殷勤,让他很是手足无措。

好在大都督并不介意这些流言蜚语,并让他也不必放在心上,随那些人去即可,不必理会。

常岁安因此才释然一些。

此刻,他迫不及待地将这封来自江都的书信拆开,信是李潼所写,其上细说了江都之事,大多围绕着常岁宁与刺史府,也提到了一些倭军之事。

常岁安拿着信,便往崔璟的营帐而去,他阿爹和妹妹与崔大都督皆为至交,大家都不是外人。且崔大都督也在关注着江都的近况与战况,江都来信,他应与崔大都督共享。

当常岁安来到崔璟帐外,等候通传时,恰见得方才那送信的士兵从崔璟帐中出来。

同那士兵打了招呼后,常岁安走进崔璟帐内,行礼罢,不由询问道:“崔大都督,您也收到了自江都送来的书信吗?”

盘坐于几案后的崔璟手中正拿着那封来信,点了头。

常岁安刚想着问一问是不是他阿爹来信,或是元祥来信,只听那青年拿少有的清和温润的嗓音主动说道:“是常娘子回信。”